近日,海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苏浩律师和王庆健律师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就中国企业中东投资热潮回答了记者提问。
苏浩律师在跨境投融资业务领域深耕十多年,曾经为多家能源化工电力等大型央企、民企在中东的投资并购项目提供法律服务。苏浩律师观察到,最近有关投资中东的问询以及落地项目有了显著增长。他认为,随着中东国家经济多元化转型,在传统能源领域外,中国投资者探索发展众多新兴领域,其主要商业逻辑在于中国投资者有能力快速把在中国市场验证过的成熟业务模式和解决方案带到中东并按照中东情况落地执行。苏浩律师评价说,“中东投资热”绝非偶然,而且会持续升温,产业资本和初创企业都能在中东市场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与此同时,中东国家的监管与合规风险是中国企业在中东投资时需要高度重视的风险因素,而退出机制、沟通成本、当地文化等也是初创企业出海中东时要注意的问题。就国内GP赴中东募资,在私募基金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王庆健律师表示,中东投资人对中国保持了相对开放、友好的态度,在中东募资的中国机构日益增多,实践中也有不少募资成功案例。这与国际经济与地缘政治大背景下中东投资人积极拓展传统能源之外的经济发展方向不无关系。王庆健律师指出,中国机构在中东募资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对中东市场、投资人的熟悉度,以及透过这些熟悉度是否能够成功说服投资人。熟悉中东、扎根中东并具有国内深厚资源(或相关业绩或投资人背书)的基金比较容易获得中东投资人的青睐。赴中东募资的许多国内GP采用的主要策略是营销在国内经过验证的、能够在中东等地区复制和推行的中国业务模式,以期实现将国内市场的业务模式、人才、技术等资源成功输出到中东等市场。
http://www.stcn.com/article/detail/847227.html
《证券时报》于1993年创刊,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全国性财经证券类日报,总部位于深圳。